“做一个月抖音,卖了300多万元的苗木。”
“从3月到现在,抖音上卖了几千万元。”
“直播卖货就是风口,门槛低,人人都能播。”
……
面对这些报道,你心动了吗?面对一个个培训班,你行动了吗?你信抖音的“点石成金”吗?你怎么看抖音、快手等“卖苗神器”?
作为一名在《中国花卉报》干了近20年的老记者,有一个真相不说不快:
利用抖音、快手等短视频、直播做推广和销售,门槛一点也不低!真相就像水下的冰山,多数人是看不见的。
确实,相对于像《中国花卉报》这样需要刊号、采编、发行等环节的传统纸媒,抖音、快手等自媒体不用投资,不用发行,人人都可参与,有个手机就可传播。而且“推送改变世界”,抖音采用的算法推送更精准。
事物有两面性,门槛低是优势也是劣势。门槛越低,成功率越低。因为参与人数太多了。就像BG视讯发展速生小苗,只要有几家赚钱,很快就一哄而上,弄得大家都不赚钱。抖音、快手也如此,抖音90%以上的流量,给了头部5%的账号。
传统媒体也好,自媒体也罢,终究是内容为王。干过媒体的都知道,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记者、写新闻、出视频。就像每一片树叶都不尽相同一样,不同的人擅长的东西不一样。做不擅长的领域,很难做到极致,成为生态链顶端的大V。
所以,做抖音、快手,玩玩可以,真想当成自己的“销售神器”,绝大部分人是会失望的。“一将功成万骨枯”,一个大V的出现,是成千上万的“玩家”中途退出,或成为僵尸号。
有人问,那为什么看到那么多利用抖音大卖特卖的?这其实是幸存者偏见,大家都关注成功者,对失败者选择性忽视。
你看看自己身边,有几个利用自媒体卖苗卖得不错的?很少。就像互联网出了个马老师,大家以为互联网是个赚大钱的风口。其实媒体没告诉你的是,当初有上万个马老师,结果只出来一个马云。
还有就是现在抖音、快手上做得好的,以前的线下业务也做得不错,很多是经纪人和媒体人。比如四川有个苗木大V,以前就是做杂志、做苗木经纪的,不过是换了个平台而已。优秀是一种习惯,平台只会放大你原有能力,而不是新增加你的能力。
这就是互联网生态,90%以上是来凑热闹,捧场的,只有极少人是带着镰刀来收割的。
种苗木怕跟风,做新媒体也这样,还是要认清自己的优劣势,认准自己的目标,做精做专,贪多求全、浅尝辄止,等待你的是巨大的沉没成本。